当 9 月 30 日福建舰在多艘拖船簇拥下驶入南部战区海军某军港的画面传遍网络石家庄配资公司,而且舰上出现了多架舰载战斗机,中国海军距离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的脚步已愈发清晰。
这艘承载着国产航母技术突破的 “海上巨舰”,不仅即将完成服役前的最后准备,更因一款关键舰载装备的亮相,彻底改写了全球舰载作战体系的格局:它便是央视正式官宣的攻击 21 隐身舰载无人机。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突破到攻击 21 的战术革新,中国海军正以跨越式发展的姿态,站上与世界最强海军并驾齐驱的新起点。
一、福建舰:叩开电磁弹射时代的 “大国重器”
福建舰的入列进程,每一步都标注着国产航母技术的新高度。按照中国舰艇服役流程,军港整备、涂刷舷号、举行入列仪式是最后环节,而央视 “具备服役一切条件” 的披露,叠加 9 月 21 日歼 - 15T、歼 - 35、空警 - 600 三型舰载机完成电磁弹射测试的突破,让其在 2025 年第四季度正式入列成为定局。
作为我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福建舰 8 万吨级的吨位与四条电磁弹射轨道的配置,本身就是对传统航母技术的超越,更遑论其 “远超美军福特级” 的弹射可靠性。要知道,福特级因弹射系统故障率居高不下,至今仍未实现稳定部署,且因未预先适配 F-35C 隐身战机,只能依赖老旧的 F/A-18E/F 舰载机支撑战力。
海试数据更印证了福建舰的硬实力:动力系统与电力系统 “表现优秀”,电磁弹射器已实现多机型兼容起降,这意味着它能高效搭载不同功能的舰载机,构建完整的海上作战体系。从 “辽宁舰” 的改装探索到 “山东舰” 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突破,中国航母发展用十余年时间走完了他国数十年的路程,而福建舰的入列,将成为这一跨越式发展的里程碑。
二、攻击 21:颠覆舰载无人机定位的 “战场先锋”
如果说福建舰是 “海上移动机场”,那么攻击 21 便是这座机场上最具革命性的 “空战利器”。作为攻击 - 11 无人机的舰载改进型,攻击 21 以 13-14 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成为全球现役吨位最大的隐身舰载攻击机。这一重量已接近轻型有人战机,赋予其更强的载荷与续航能力。其标志性的飞翼构型搭配全身雷达吸波材料,再加上经过精心优化的进气道与尾喷口,大幅降低了红外与雷达信号,使其能轻松穿透由先进雷达和防空系统组成的现代化防线,执行 “踹门” 式突袭任务。
更关键的是,攻击 21 彻底颠覆了舰载无人机的传统定位。在美军将 MQ-25 无人机局限于加油、侦察等后勤辅助功能时,攻击 21 以 “攻击” 为名,明确将对海、对地精确打击作为核心任务,让舰载无人机从 “力量倍增器” 跃升为 “航母主战装备”。它 2000 公里级的作战半径,配合福建舰电磁弹射 “满油满弹起飞” 的能力,让中国航母战斗群可轻松发起对敌纵深目标的防区外打击;2 吨容量的弹舱更能兼容 PL-15 超远程空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鱼雷等多种武器,既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又能执行多元打击任务。
美媒《武备新闻》曾直言,在无人隐形战机领域,中国已全面反超美国海军。毕竟美军早年的 X-47B 无人舰载战机仅停留在技术验证阶段便宣告下马,如今的 MQ-25 更是在技术上 “倒退”,与攻击 21 形成代际差距。
三、中美舰载体系:从 “追赶” 到 “引领” 的代差逆转
当福建舰与攻击 21、歼 - 35 等舰载机形成体系,中国海军在舰载作战领域已实现对美军的局部超越。从隐身战机配置来看,福建舰将搭载歼 - 35 隐身战机与攻击 21 隐身无人机,构建 “全隐身梯队”;而美军福特级航母因适配问题无法搭载 F-35C,只能依赖 F/A-18E/F,即便能搭载 F-35C 的尼米兹级,也缺乏对应的隐身无人攻击机配合。在无人机定位上,中国以 “主战” 为核心,美军则困于 “辅助”,差距一目了然。
体系协同能力的差距更为显著。攻击 21 可作为歼 - 35 的 “忠诚僚机”,前出执行高风险侦察、电子对抗或空中打击任务,歼 - 35 则在后方指挥决策;甚至能组成无人机集群,对敌防空体系实施饱和式压制。这种 “1 架有人机指挥多架无人机” 的模式,不仅能实现 “零伤亡超视距空战”,更能大幅提升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美军舰载机面对的,将是看不见的隐身无人机猎杀,即便击落几架,也无需担心飞行员伤亡,而美军只能以飞行员的 “血肉之躯” 硬抗。正如专家所言,福建舰的作战能力已超越美军福特级,这种优势不仅源于单一装备的领先,更来自整个舰载体系的代差。
四、从航母到两栖舰的全域作战延伸
攻击 21 的价值不止于适配福建舰,更在于其跨平台潜力为中国海军打开了新的作战空间。随着 076 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拆除弹射器公棚,预计 2026 年初海试后,它将成为攻击 21 的又一 “搭载平台”。单艘 076 型两栖攻击舰可实现 40 架以上无人机的作业循环,这意味着它将具备航母级的远程打击能力,彻底改变两栖攻击舰 “登陆支援” 的传统定位,成为远洋作战的又一核心力量。
从福建舰即将入列到攻击 21 的实战化部署,再到 076 型两栖攻击舰的未来布局,中国海军正构建起以航母为核心、两栖舰为补充、各型舰载机协同作战的全域远洋体系。这不仅是装备层面的突破,更是战术理念与作战模式的革新。它标志着中国海军已从 “近海防御” 全面转向 “远洋护卫”,并在局部领域掌握了未来海空战的 “规则制定权”。
当福建舰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当攻击 21 与歼 - 35 翱翔于海天之间,中国人民海军将以三航母时代为起点,书写更具战略威慑力的远洋篇章。这不仅是国家海防实力的象征,更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装备代差逐步拉大的当下,中国海军正以自信的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 “深蓝时代”。
君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